(新春见闻)“炸龙”“抢花炮” 广西瑶乡多民俗迎新春
中新社贺州2月6日电 题:“炸龙”“抢花炮” 广西瑶乡多民俗迎新春
作者 韦佳秀
连日来,“富川上灯炸龙节”在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举办。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一众舞龙青年挥动手中长杆,舞步刚劲敏捷,独具特色的布龙在空中翻飞,现场热闹非凡。
“富川上灯炸龙节”“富川瑶族抢花炮”等民俗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介绍,该县的舞龙、炸龙活动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
连日来,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举办舞龙、炸龙活动。图为活动现场。李成华 摄 陈初敏是富川县的布龙制作手艺人之一,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富川瑶族扎龙技艺”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他制作的布龙、草龙颇受欢迎。
陈初敏称,他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作出造型小巧的小草龙。“小草龙的龙身用一簇稻草代替,龙头则分为上嘴唇、下嘴唇和舌头,再加上两个眼珠子就很形象生动了。”
近年来,“小草龙”成为新春热销产品,跟上文创潮流的“富川瑶族扎龙技艺”实现“变现”。陈初敏告诉记者,2024年春节,小草龙供不应求,今年春节也正陆续出单,参加“富川上灯炸龙节”的孩子们几乎人手一条小草龙。
而同村的陈玉光正紧锣密鼓地制作花炮。据陈玉光介绍,每年正月初十,草龙翻飞、花炮争艳。为了迎接这一节日,他和团队成员正加班加点绘制花炮上的吉祥图画。
陈玉光家中陈列的花炮呈正八棱柱体,框架用竹篾扎制,竹篾之间是一幅幅吉祥图画,均为手工绘制。花炮分三个部分,组合起来约有5米高,上头的贴画有80多张。
陈玉光介绍,正月初十,当花炮被点燃、炸开,村民们就争抢花炮碎片。接到花炮碎片寓意着“接福”。
“原来村中还有很多人制作花炮,如今只剩下我们这个团队了。”陈玉光告诉记者,这一习俗自他记事起就延续至今。“花炮上的画饱含着我们的美好祝福”。
在富川,迎接新春的传统习俗“花样”不断。新华乡先锋村的男女老少齐跳瑶族长鼓舞祈福;莲山镇上莲塘村的村民们头戴壮锦织布、身着壮锦服饰,唱起蝴蝶歌。
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蝴蝶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季花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我们聚在广场上唱蝴蝶歌,散在田间地头也唱,寓意着一年开头添喜气,图个好意头。”(完)
- 多穿点防感冒?感冒从来不是“冻”出来的!
-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 (校馆弦歌)穿越时光的对话:在黄大年纪念馆读懂“至诚报国”
- 粤近一周新增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2086例 疫情波动下降
- 应聘群演被要求先交6980元培训费 记者调查短剧群演招募乱象
- 起点:东风航天城 目的地:酒泉航天镇 这条航天路通车啦!
- 冷空气助华南降温 东部和南部海域警惕持续性大风
- 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确认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身份
- 江金权:《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 身体这3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 京津冀大学生信息安全网络攻防大赛在津落幕 共促区域数字安全发展
-
帮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要运动,还要精准补充营养
2015.12.16 -
使用“智驾神器”自己坐副驾睡觉?判危险驾驶罪!
2015.12.16 -
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发布10条举措
2015.12.16 -
牛奶vs豆浆,到底哪个更营养?更适合你?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