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女特警余艳玲:从恐高女孩到“铿锵玫瑰”
中新网南宁2月18日电 题:铁路女特警余艳玲:从恐高女孩到“铿锵玫瑰”
作者 杨世培 吴晨
“让我来,让我来。”只见余艳玲从一男子手中接过小孩,托起小孩的头,扶住前胸,轻轻拍打着小孩的后背,1分钟后随着小孩发出阵阵啼哭声,小孩成功恢复了正常呼吸,余艳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这一幕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特警支队女特警余艳玲紧急救人的一个镜头。2月13日20时许,她在南宁东站南广场开展巡逻时,接到旅客求助称,有一名1岁的小孩呛奶呼吸道梗阻,不能呼吸,失去意识,在危急关头,她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小孩进行了救治。
除冷静细腻外,余艳玲作为特警应该具备的素质一样没少。9年的特警生涯,让余艳玲变得机智果敢、沉着冷静。
图为余艳玲在进行障碍训练。南宁铁路警方供图 “我们抓获一名网逃人员,另外一名逃走,特警队员请到2号出站口支援”。接到南宁东站派出所民警呼叫后,余艳玲带领特警执勤组立即赶到现场。
通过堵截和搜索,余艳玲与队友在南宁东站地铁自动售票机旁发现疑似该网逃人员,经照片对比,确认为网逃人员,成功将其抓获。
余艳玲毕业于云南警官学院,大学4年间,她学习散打,并获得校级女子52公斤级散打冠军。余艳玲表示,散打技能让她在制服嫌犯过程中更有勇气和底气。在车站执勤时,会遇到闹事者不配合安检、强制冲卡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面对闹事者的反抗,散打的技能在这时派上了用场。
作为一名女特警,余艳玲从没有降低过对自己的要求,训练高空索降需要从10米高的楼上一跃而下,对于恐高的她来说这是巨大的挑战。
“刚开始站上高台向下看的时候,身体会控制不住地发抖、呼吸急促、手脚冰凉。”余艳玲说。为了补齐自身“短板”,她制定了专项“补差训练”计划克服恐高。
首先是起步适应,从低高度环境入手,在2楼的高度每天训练10至15分钟,让身体逐步适应高处视野,克服身体本能恐惧。再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调整心态,不断告诉自己“我很安全”。其次是动作锤炼,反复在低高度训练攀爬、行走等动作,形成肌肉记忆,随着适应度提升,循序渐进增加高度和难度,巩固训练成果。同时也会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如独木桥平衡训练,让身体更加稳定。
图为余艳玲(右)在南宁东站执勤。 南宁铁路警方供图 经过长期训练,余艳玲不仅能很好地完成高空索降,克服恐高心理,还敢于挑战徒手攀爬,从最初只能徒手爬一层楼,到如今可以徒手爬三层楼。
枪支训练是每名特警的必修课。持枪的稳定性决定了枪支射击的精准程度。“空枪练习是训练射击技能的必要步骤,每次枪支训练至少练习1小时空枪射击。”余艳玲表示,1小时的空枪训练,扣动扳机至少1000次。
余艳玲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特警支队中为数不多的女特警,经过多年淬炼,余艳玲已成长成特警队中的“铿锵玫瑰”。她和男特警们一同巡逻防控,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守护旅客平安出行。
“嫌疑人凶狠险恶,你一个女生怎么敢冲在前面。”这是余艳玲在工作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穿上警服,我就是人民警察,不分性别,我必须向前冲。”余艳玲说。
图为余艳玲在进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 南宁铁路警方供图 春运已接近尾声,余艳玲的身影依然出现在南宁东站的候车大厅、广场、停车场等地方,平均每天要走两万步,一身帅气的制服,凌厉的眼神,自成一道风景。(完)
- 上一页 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积极成效
- 下一页 韩流明星(多才多艺的韩流明星)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