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向青少年讲述“二十四节气中的科学智慧”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张晓曦)由“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举办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科学智慧”专题报告会17日下午在北京举办,邀请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首位主持人、中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宋英杰为青少年作报告。
2月17日,由“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举办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科学智慧”专题报告会在北京举办,邀请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首位主持人宋英杰(图中)为青少年作报告。中新网记者 张晓曦 摄 北京市关工委主任梁伟,常务副主任李昭玲,副主任武高山、赵小卫,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任海峰出席报告会。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师生、“五老”代表等近300人参加。
“两三岁的时候,我记住的第一个‘长篇’歌谣,便是爷爷教我背诵的节气歌。”报告会上,宋英杰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年幼时的经历,并表示,“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鹅毛住”就是指立夏之后,风小了,连鹅毛这样的轻扬之物都不会飞起来了。
宋英杰深入浅出地告诉同学们,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蕴含着深邃的自然哲学思想,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它记载着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宋英杰还重点解读了“立春”“雨水”等节气。
“老师,为什么大雪节气的时候北京没下雪?为什么立秋比立夏热?”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向宋英杰老师诉说着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宋英杰鼓励同学们学习更多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解锁”古人的时间密码与农耕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北京市各级关工委将继续通过知识普及、艺术展示、阅读推广等方式,将节气带入孩子的日常,用传统文化精髓滋养青少年。
据悉,自2019年,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创办了“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活动开展以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发挥引领和服务于青少年成长的国家级试验性、示范性平台优势,与北京市关工委共同邀请到社会名师、名家面向广大青少年及全市“五老”开展了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宣讲活动。(完)
- 上一页 冰雪经济“热力”不断 赴阿勒泰航线热度上升
- 下一页 《哪吒2》盘活了哪些文物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