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的黑手,又一次伸进了台湾校园
台湾大学社科院去年接待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的大陆高校师生团,该院学生会会长郭又睿日前因此遭罢免。
事件发生后,岛内各界表达惋惜,质疑该事件是政治操弄,抨击民进党又一次将政治黑手伸进校园。
与全台“大罢免”强关联
对此次事件,民进党籍民意代表王定宇在社交平台发文:“成功罢免第一响!”
所谓的“罢免第一响”,是指台湾政坛近期愈演愈热的“大罢免潮”。早在去年10月,台湾就流传绿营侧翼团体酝酿罢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消息。今年1月,作为台立法机构民进党党团召集人的柯建铭召开记者会,声称要罢免该机构正副负责人(国民党籍)与41席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随后,该政治活动呈扩大态势。虽然民进党坚称“大罢免潮”非该党主导,但岛内舆论普遍认为,民进党正是“大罢免”的实际发起者和背后支持者。
“个人罢免事小,政治标签事大,很可惜让特定人士有机会操作政治仇恨。”针对王定宇言论,郭又睿如此回应。
他说,罢免案引来自己最担心的局面:从民意代表到各种立场鲜明的社群粉丝账号,多将此事件与全台“大罢免前哨战”相关联。“大罢免”行动已渗透台大校园,未来或让更多学生成为标签化与政治操作的牺牲品。一个接着一个、一校连着一校,群起效尤、无限循环。他希望,回归理性讨论。
台湾民众党“立委”林国成直言,两岸交流是未来年轻人的需求,为何接待陆生访问团就要被罢免?背后一定有人煽动和造谣,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呼吁,学生是学生,政治是政治,立即停止政治干预校园。
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推动两岸交流,和大陆大学生相互学习,居然可以变成罢免的理由,他感到惋惜和悲哀。
投票代表性存疑
此次罢免投票,同意票166张、不同意票18张,另有3张无效票。结果看似悬殊,但有网友在台湾年轻人聚集的论坛PTT指出,整个院系有1874位学生,为何只要不到百分之十投票率,就能做到“罢免成功”?绿媒用“压倒式”“辗压式”报道罢免结果,是否合适?
据《联合报》报道,有学生反映,罢免现场,提案人不断在投票所前徘徊,甚至有拉票行为,投票结束时短时间内出现三倍投票人潮。“若真的有那么多人支持罢免,为何还要用拉票的方式,甚至在投票时间快截止时赶紧找人动员投票?”该学生质疑。
台湾“中研院”院士陈培哲认为,这次罢免案只有少数人参与,并非太有代表性。他提醒绿营,不要藉机煽风点火。
自食其言
“拿学生当祭品,为恶霸政治开路!”学生会会长罢免事件后,杨智伃发文质疑。
当下,民进党及其附随团体在校园内,其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向学生颁发“驻校青年代表”证书、在校园张贴政治意味浓厚的宣传海报、开办公共政策研习班等。该党不仅长期盘踞校园各个角落,把持重要学生社团,甚至还将高校学生会当成民进党政治人物养成所。
仅以台大为例,如台湾海基会秘书长罗文嘉、“立委”范云、前“立委”高嘉瑜等绿营人士都曾当过台大学生会会长。
《联合报》报道,台大社科院一位教授形容,现在台湾的校园与政治运动分界已模糊,很多政治人物学生时期就向特定政党输诚,毕业后每个月领20万元新台币的政治红利,其他学生都看在眼里。
台湾风传媒日前揭露,民进党青年部在2023年5月的一堂课上,讲师吴思瑶(台立法机构民进党党团干事长)毫不避讳地把学生会跟党员、桩脚等一同列入“线下组织”,引发舆论哗然。
文章指出,正是因为民进党青年部把学生会和选举中的“桩脚”并列,亲绿学生意见领袖会把学生组织拿来充当绿营的下线,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