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健保制度运行30年 专家及业内人士忧心未来
中新社台北2月21日电 (记者 杨程晨)台湾健保制度运行将满30年,这一被岛内民众珍视的社会福利制度近期再度受到舆论检视。长期维持的低费率导致健保基金陷入破产风险,令专家及业界人士更担忧的是,调涨费率被视为政治议题,或造成这一福利制度“没有未来”。
属于强制性社会保险的台湾健保实施于1995年3月。运行近30年来,台湾民众以相对低廉的保费享受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据台媒报道,以一名退休的公立大学教授为例,每月收入超过8万元(新台币,下同),仅需缴纳不到800元保费。
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专家及业界人士提出,按照现行保费缴纳水平运营,该制度大概率将不可持续。在21日于台北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台湾健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台当局卫生福利事务主管部门估算,台湾将在2025年迈入“超高龄化”社会(即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两成以上)。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董事长黄煌雄21日表示,这意味着台湾的健保支出将不断增加,但严重的“少子化”趋势、年轻族群薪资“冻涨”等问题却在持续减少健保收入。
台湾公共卫生学者杨志良曾在访谈节目中谈到,设置健保制度的初衷是动用集体力量去达成“人人都能就医”的目标。时至今日,现实情况却与制度设计初衷渐行渐远。
台湾多家主流媒体近日相继推出“健保30年”专题报道。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教授张鸿仁接受《联合报》采访时说,财务稳定是健保永续的基础。30年来,物价不断上涨,医疗费用也不例外。但台湾调高健保保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涨价被视为政治议题。30年间仅有的三次调价,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时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下台。
张鸿仁对健保制度的未来“不乐观”。他说,民众反对调涨廉价的健保费,执政当局也不愿意“啃硬骨头”、承担失去选票的风险。曾任台“健康保险局局长”的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郑守夏21日受访时表示,健保财务出现收支不平衡,根本问题就是应该调涨的保费却没有调,这是政治考量。
“台湾民众会绝对反对调高保费吗?其实未必。”他说,有关部门和单位需要花心思去解释利弊,在政策宣介上下功夫。
21日的研讨会上,多位与会发言人还表示,台湾的健保制度改革已至深水区,民进党当局应展现决断力,造福年轻世代。(完)
- 上一页 台湾青年“第二家乡”创业 融两岸美味
- 下一页 何立峰与美财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