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中新网上海3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丁小强教授1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规律的休息非常重要;患者本人其实能更早地感受到异常状况。他倡导在体检中普遍开展血尿和蛋白尿检查。
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慢性肾脏病的一个内因。睡眠不足、熬夜是重要原因。“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高架,每天都要去维护。”丁小强表示,“人们总是半夜里去维护高架,人体也在晚上开始维护免疫系统,大概在晚上10:30或11:00,而且需要在睡着的时候”。
丁小强教授直言,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修复维护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了,因此规律的休息非常重要。如何从身体状况中找到一些罹患肾脏病的蛛丝马迹?丁小强教授指出,小便的泡沫多、泡沫不易破,这些都说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在没有吃火龙果、正常饮水的状况下,小便颜色偏深或者偏红,民众需要注意。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本人其实能更早地感受到异常。”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下午、傍晚或者晚上睡觉前脚肿是不正常的;早上起来可以看眼皮、手指头是否浮肿。对正常人来说,每天尿量大概在1.8升。尿液中尿酸是否过高、夜尿是否增多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据悉,晚上的小便量不能够超过白天的1/4至1/3。
丁小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临床中,他发现很多人对自己身体变化似乎不敏感。有肾脏不好导致水肿的患者还以为自己长胖了,来看病的时候肌酐水平超过正常值10倍都不止,却没感觉有明显症状。对此,丁小强教授解释,肾脏的代偿功能非常强,在疾病的早期不痛不痒,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不容易被发现。慢性肾脏病进展很慢,从小便开始有问题,发展到尿毒症可能要10年、20年甚至30年。
丁小强教授表示,对疾病防治的投入不能够完全按照患者的绝对数,还要看发病年龄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劳动力的影响。这意味着,发病越年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大。“肾脏病要早期发现,拖延到后期治疗起来会很麻烦。”他指出。
尿检对发现肾脏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要确诊肾脏病的种类,开展针对性治疗,必须借助肾穿刺活检。“肾脏好比200平方米的房子,医生穿刺只拿掉其中的一块砖,对患者几乎没有影响。”丁小强坦言,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上市,治疗肾脏病的方法越来越多,药物越来越多,只有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病情,才能精准用药。现在随着技术发展,肾穿刺活检技术更加先进和成熟,据介绍,肾穿刺活检的针比抽血的针稍粗一点。丁小强教授也强调,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接受仍然需要有一个过程。据此,这位专家参与了《肾穿刺活检术安心课》科普小程序的制作,帮助患者在线了解肾穿刺活检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完)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