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大省”山西突围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破解困局
中新社太原3月23日电 题:“碳水大省”山西突围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破解困局
中新社记者 杨静
“中午一碗刀削面,下午就犯困,年轻人说叫‘晕碳’。”23日,山西太原32岁的程序员郭阳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体检报告:身高1.78米,体重达100公斤,空腹血糖已接近糖尿病临界值。
郭阳的健康危机折射出“碳水大省”在现代生活方式下面临的特殊挑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超50%的中国成年居民属于超重或肥胖,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山西面食消费量居全国前列,高碳水饮食文化正催生独特的健康管理课题。
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郑文霞指出,山西人偏爱面食,长期高碳水饮食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存在关联。
面对这一挑战,山西多家医院陆续开设科学减重相关门诊。2024年10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开设营养减重门诊,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帮助有需求的患者科学减重。
图为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减重门诊。 张立程 摄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原副院长冯五金介绍,山西省中医院减重代谢门诊整合了内分泌科、胃肠外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资源,旨在为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综合性减重方案。“中医院减重代谢门诊自运营以来,门诊量持续饱和。希望大众通过健康管理体重,预防一些代谢性疾病。”
减重怎么减?这场“碳水与健康”的博弈,正考验着传统面食大省的转型智慧。
“在营养减重门诊,对肥胖患者采取医学营养干预,核心是平衡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管理。”针对山西人饮食习惯,郑文霞给出改良方案:“山西杂粮谷物丰富,可在传统面食中掺入豆面、莜面等粗粮,既能降低热量摄入,又可提升膳食纤维含量。”
“蔬菜、肉类也需要适量摄入。减肥不是戒碳水,而是优化碳水。”郑文霞强调,有患者尝试水果代餐等方法不可取,“体重管理不能以牺牲营养为代价。”
此外,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减重门诊采取“监测—定制—督导”管理模式,营养师团队会根据患者体检指标定制专属食谱,通过饮食日记与定期复诊实现动态调整。
3月21日,郑文霞为咨询者看诊。 张立程 摄 “除饮食外,运动干预同样关键,建议每周进行适量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辅以杠铃、哑铃等抗阻训练。”郑文霞说。
这种健康管理理念正从诊室延伸到市井生活。在太原老军营小吃街,记者发现多家面馆推出各类杂粮面,售价与传统面条持平。“年轻人越发钟爱这种‘健康面’,配菜也从过油肉变成鸡丝木耳。”经营面馆20年的赵师傅说。
当刀削面与杂粮饭在餐桌上达成和解,当体重管理从医疗行为转变为生活方式,“碳水大省”正用科学之钥解开传统饮食的“热量枷锁”。“希望减重代谢门诊不是一时热潮,而是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大众认知,构建科学健康生活。”冯五金说。(完)
- 上一页 U17世界杯扩军了,但中国男足提前出局
- 下一页 家国永念丨你们的心愿,我们一直记得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