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研发新型疫苗佐剂为攻关恶性肿瘤提供“利器”
中新社广州3月27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高效增强细胞免疫的靶向药物分子,有望提升传染病预防性疫苗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效果。相关研究论文北京时间27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发表。
现代疫苗由抗原、佐剂和递送系统构成。其中,佐剂是提升免疫应答强度的关键因素。如果有合适的新佐剂,不但能有效提升预防性疫苗的效果,甚至有助于开发出治疗传染病、治疗癌症的疫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表示,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CD8+T细胞是清除感染细胞和肿瘤的关键效应细胞。如何诱导高水平的CD8+T细胞免疫反应,关乎疫苗的效果,也是长期困扰疫苗领域的科学难题。
以接收快递为例,就像快递发出并送达快递站,但如何送达收件人的家门口这一问题并未解决。王骥团队意识到,如何将进入细胞质的抗原导航到内质网上,完成“最后一公里”递送,这是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王骥研究员团队分析筛选了内质网上的大量潜在靶点,创新性提出可以针对STING蛋白设计靶向分子。团队合成筛选了数十种小分子,最终找到一类既可以激活STING又可以将抗原导航到内质网的小分子——SABER。
团队进而设计了与之匹配的递送系统,最终完成对CD8+T细胞诱导三个关键节点的“三连击”,成功将快递“送货上门”。
实验数据显示,SABER增强CD8+T细胞免疫反应诱导的能力优于对照佐剂5倍以上,在多种肿瘤和传染病疫苗动物模型中均展现了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王骥指出,团队将推动该技术的成果转化,从肝癌等具有明确抗原的肿瘤入手,并逐步去攻关恶性肿瘤,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为下一代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研发提供了关键的共性底座技术。(完)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