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学业预警这个教育“听诊器”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官网公布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全校本科生学业预警名单。学校称,经审查决定给予全校(包括三个校区)共737名学生学业预警,给予134名学生学业预警并第一次降级试读,给予81名学生学业预警并再次降级试读。此前,广东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也公布了学业预警结果。(3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就像体育比赛中的“黄牌警告”,这不是将涉事学生“罚下场”,而是对他们进行警示、敲打,如果学生屡教不改,则可能被“红牌罚下”。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机会,目的是为了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学业。
一段时间里,一些高校都存在“严进宽出”的问题,这让一些学生误认为进入大学后就可以置课业于不顾,即便是“混日子”,也能大概率顺利毕业。如果大学文凭、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都能靠“混日子”轻松取得,那相对应的教育含金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需要采取“严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学业预警机制对学生而言,是及时且必要的提醒,能够在学生学习出现偏轨时及时督促他们,确保他们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学生“混文凭”现象表示“零容忍”。只有加强过程管理,高校才能更好承担起教育责任,践行“严进严出”的承诺。对于高校来说,“严进严出”不是“不打招呼”,也不能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通过下发学业预警,给后进学生一个“缓冲期”,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并通过一系列措施督促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这才能让学业预警机制真正起到预警效果,更好契合高校育人初衷。
学业预警机制既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防火墙,也是检验高校育人智慧的试金石。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当下,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但这同时也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学生因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容易出现学业困难现象。对此,学业预警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最大限度规避不良后果,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求学路上稳步前行。
当然,高校既要做到严于律人,也要做到严于律己。一些高校的挂课率高,与其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很大关系。比如,有的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有的对学生学业过程监管不足,有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不够科学,等等。因此,实行“严进严出”,就要做好事前警示、事中预警、事后惩戒的全过程管理。要在学生进校门之时,就要让他们清楚学历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大学不是“混日子”的地方。另外,高校还应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吸引力,给学生最好的教育,这样才能尽好育人责任。当然,在清退不合格学生时,也要保障好学生的正当权益,比如要保障学生对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教学的监督权利。
对学生而言,面对学业预警机制,要能重新审视自我,调整学习状态,加强自我约束,努力提升学业水平。从本质上讲,学业预警机制不是处罚学生的手段,而是教育的听诊器,能够实现对高校和学生的“双向激励”,最终实现高校与学生的“双向提升”。(北京青年报 戴先任)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