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花粉传播高峰 花粉困境如何破解?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徐婧)进入春季,北京迎来花粉传播高峰期。近期,北京花粉飘散较为集中,给不少民众带来困扰。这些花粉从何处来?北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沙海江在2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解答上述内容。
沙海江介绍,花粉是植物为了繁衍生息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其中,常见的桃花、海棠和家里的玫瑰、百合等芬芳鲜艳的花朵也会产生花粉,但它们的虫媒花粉颗粒相对较大,不容易飘散。而柏树等树木的花不香、也不漂亮,不会吸引蝴蝶、蜜蜂来传粉,主要通过风来传播,更容易引起过敏。
“但柏树作为常绿植物,对丰富北京冬季的城市景观特别重要,柏类植物不仅皮实、长寿,适应北京气候,而且树形挺拔,具有很强的生态价值。”沙海江解释说,去年北京冬季较为干燥,今年春季气温又迅速回升,加之风力作用,使得花粉飘散从3月初开始比较集中。
对此,北京采取了“控增量、降浓度”等多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花粉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困扰。
一是从源头控增量,北京修订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删除了刺柏属植物,在今后的绿化工程中将严格控制相关树种的使用。
二是在日常降浓度,在花粉高峰期,城区公园及主要林区绿地将于每日上午的9点到11点,以及下午的1点到3点和4点到6点等飘散高发时段,用高压水枪对柏树进行洒水喷淋,对柏树周边硬化路面洒水湿化、冲洗清扫,及时清走地面的花粉。此外,结合日常绿化养护工作,修剪柏树等树种的花枝,进一步减少花粉飘散,并结合枯死树清理对重点地区易致敏的树种及时替换。
三是多方联动做预报,园林绿化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同仁医院等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多项研究,包括花粉致敏风险评估、机理、快速诊断等,及时发布花粉监测预报,方便市民提前应对;组织园科院、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开展特定区域过敏原植物群落调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醒市民,目前,北京市气象局通过花粉监测预报公众号和花粉健康宝小程序每日播报花粉监测预报,请花粉易过敏人群多关注,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候前往相关区域。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眼罩等做好自我防护,必要时及时就医。(完)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