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学者论中欧未来:应合作激发全球活力
中新网长春3月23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式现代化与中欧合作发展国际论坛22日在吉林长春举行,数十位中欧专家学者与会。今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多位与会者认为,中欧应合作激发全球活力。
论坛现场。 郭佳 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所长程旭坤回顾中欧关系的演进历程时说,中欧在制度差异与利益博弈中,探索出一条消除分歧、共生共荣的路径。未来,中欧需以平衡智慧妥善化解分歧,比如强化经贸争端协商框架,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化解贸易摩擦;中方可通过在欧洲建立关键原材料加工合资企业,满足欧盟“去风险”诉求;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欧企业构成的双重挤压,中欧共同维护多边规则。
德国中欧医疗健康产业专家米福聚焦于欧洲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去全球化的挑战。他提出,无论是欧洲企业还是中国企业,要想进入对方市场,都应积极推动人才、研发、品牌、供应链和信息技术系统本地化,这是目前降低经营风险最好的办法之一。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院长刘文革表示,中欧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若强行“去风险”可能造成更大风险。中欧合作应扩大双向市场开放,尤其在高技术、绿色产业领域消除壁垒。
“我们应该聚焦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去分现有的一点点蛋糕。”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认为,中欧可尝试在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开展多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使更多人受益,这个意义是更大的。
德国知名经济学家沃尔弗拉姆·埃尔斯纳也持类似观点。他说,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开创的国际发展合作新模式,表明中国已成为再全球化的引擎。
该论坛由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承办。论坛还就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理论、经济转型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中欧合作推动全球南方发展之道等开展研讨。(完)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