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怎样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如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怎样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广泛建言献策,并围绕新质生产力、民生领域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以人为本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明确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还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代表委员们认为,这项事关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的大计中,无处不体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 吴国军:报告中提到的“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等内容。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各族群众福祉的深情牵挂。
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全国人大代表 朱立华:数字化新质生产力这一块,传统产业的升级,重点就在于新技术的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 张强:从事电力抢修和带电作业35年,我见证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我们电力行业的具体实践。一线工人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大的受益者。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相关内容,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对于绿色低碳发展大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 戴厚良:建议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 李瑞芳(佤族):作为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都愿意继续做托举起云南未来的守望者。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 孔相卿:我提两个建议。第一,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国民了解深厚的传统文化,树牢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自信,筑牢我们的文化根基。第二,让非遗和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通过系统学习和研学实践,让更多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国文化,为文化强国打牢基础。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2022年11月底,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的桥梁中,古老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文明互鉴的重要媒介。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关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的内容,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共鸣。
全国人大代表 江元勋:万里茶道文化是中外交流的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格局。传播中华茶文化,一方面要保护好、传承好福建茶文化和茶工艺,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研究国外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和品饮习惯,开发适合他们的茶叶和营销方式。
(央视新闻客户端)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