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越南丨跨越千年 文明互鉴
初到越南的中国人,常常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从爱拍照的人群到繁忙拥挤的交通;从街头类似的美食到聚会时爱嗑瓜子的习惯;从过春节等传统节日到待人接物的方式,越南人与中国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这种相似,并非偶然,而是两国跨越千年、文明互鉴所孕育出的亲切感与心灵契合。
为了寻找中越文化的渊源,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河内文庙。
始建于1070年的河内文庙,是越南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学府。
杨德心 越南青年中文教师:文庙对于我们越南人,就如同孔庙之于中国人。
数百年来,越南的读书人在这里学习汉字,诵读《四书五经》,投身科举,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如今的文庙虽已不再举行科举,却依然承载着人们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每逢考试或毕业时节,这里总是人潮涌动,学生与家长一起前来祭拜,虔诚祈愿学业有成。
越南女学生:因为这里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学生们来这儿拍毕业照,大家来文庙祭拜,希望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河内文庙内不仅供奉着孔子,也供奉着毕生致力于儒学传播的越南儒学大家朱文安。
从古代书声琅琅的讲堂,到今天热切祈愿的学子,文庙所承载的,是中越两国千年来对知识、教育与儒家精神的共同敬仰与传承。
2025年,正值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在这一刻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越南青年舞蹈演员武明英正指导广西的学生们排练一支融合了两国元素的歌舞节目,明天他们将参加一场中越青年人文交流活动。
武明英 越南青年舞蹈演员:我11岁就来到了广西艺术学院。我用中国舞蹈的元素跟越南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是相当于把两国的文化交流展现给大家。
活动当天,武明英比自己上台还紧张,她的中国学生们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段旋律,都是对两国文化交流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中越两国青年人文交流不断深入,不仅有语言学习和留学,更有在文学、艺术、高科技等更广阔领域的合作。中越两国青年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中越文明互鉴的新篇章。
杨德心 越南青年教师:现在我也是一名汉语老师,把越南和中国的优秀传统传播给更多人知道。
武明英 越南青年舞蹈演员:中越友谊越来越紧密。青年的留学生们或者是中国朋友来到越南,能看到我们越南的艺术或者是我们的文化。
阮氏绒 越南中文翻译:打算继续从事我现在的翻译工作,因为我觉得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工作,更多的是文化,两个之间的文化交流。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