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该怎样看待学习?(青年观)
孟祥夫
“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强大,啥都会,孩子还那么努力学习干吗?绘画、书法都不用学了。”一位朋友在聊天中说道,言语间透着些许困惑和无奈。
人工智能来势汹汹,一些年轻人在网上发问,“学什么最有用”“刷题还有意义吗”“大学生还要写论文吗”……面对人工智能这一似乎没有能力边界的新事物,部分年轻人难免有本领恐慌和危机感。
有了AI“加持”,努力学习就没有意义了吗?其实不然。正如相关领域专家所言:“你是什么水平,AI就是什么水平。”简单理解,现阶段AI大模型主要通过用户提供的“提示词”来生成回答。提示词越详细、准确,答案就越充分。反之,如果提示词大而化之、模棱两可,提供给AI的有用信息有限,回答也就相应地简单甚至敷衍。
提示词本身就是知识。想要AI生成高质量的内容,离不开输入高质量的提示词,这就对使用者自身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要求。如果知识欠缺,AI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更何况,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完善,AI输出的信息,仍需人们辨别使用。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是难以辨别真伪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AI为我所用,就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学习的过程,是刷新认知、重塑自我的过程。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眼界越来越开阔,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就越来越强,思考更有深度,从而催生创新创造。
然而,倘若一味依赖AI获取答案,忽视甚至放弃学习,就难以擦出思想的火花。AI在手,一个人看上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这些知识并非“私人拥有”,顶多让人成为“知道分子”,难以产生真正的智慧和洞见。一个人凡事靠AI,时间久了不一定会增加新知识,反倒原有的能力可能因用得少了而退步,以至于到最后,离开AI就寸步难行了。
AI是个人能力和水平的“放大器”,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越完善,掌握的技能越多,在AI帮助下,越能抵达更远、更辽阔的地方。非学无以广才。AI越强大,我们越需要通过学习武装自己,建立起深厚的能力“护城河”。事实上,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本领,都会成为我们更好应对复杂多变外部世界的有力武器。有了完备知识体系的赋能,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变迁,我们都能赢得先机、掌握主动。
拥有超强能力,AI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学习、更高效学习。有中学生在网上展示如何借助AI学习外语,有大学生利用AI提升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实践证明,AI在查找资料、分析数据等方面具有强大能力,用好AI这一好帮手,人们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更高阶的思考和创作中,创造更多、更大价值。
未来已来。在技术飞快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不掉队、占据主动,学习是不二法门。与其在技术的滚滚洪流中困惑、迷茫,不如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在AI的助力下抵达远方。
- 上一页 缅甸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下一页 新疆南部特色水产养殖再添新品
- 甘肃瓜州育“甜蜜”新苗,飘香丝路
- 福建泉州开启时尚周系列活动打造“世遗+时尚”融合标杆
- 让电池“返老还童”!下一代锂电池研发中国方案“新鲜出炉”
- 一季度中国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6亿元
- 甘肃春耕春播频遭冷空气侵袭 气象部门多径“防冻保花”
- 安徽淮北警方摧毁特大网络交友诈骗集团 跨24省市抓获156人
- 广西高校举办国际文化节 中外学子体验多元文化
-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如何平衡“公益”和“生意”?
- “穿搭博主”网购衣物藏断针?上海警方:严厉打击“无中生有”“买真退假”等行为
- 中国部署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 长尾鸭现身九寨沟 刷新内陆高海拔湖泊分布记录
- 2025年北京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启动 组织超300场招聘活动
-
徐州经开区:“一餐热饭”兜起稳稳的幸福
2015.12.16 -
焦点访谈|基层治理法治化,啃下社区矛盾“硬骨头”
2015.12.16 -
开车越慢越安全?“龟速行驶”会有哪些危害?一文科普
2015.12.16 -
一见·从这三个节点,看习主席的东南亚之行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