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上的生命雕刻师:外科医生19年“针锋”守初心
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 (杨艳敏)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白大褂翻飞的张鑫是同事眼中的“技术控”,患者心里的“生命守护者”。从2006年第一次上手术台手抖得险些掉落持针器,到如今能在毫米间完成精准手术,他用19年时光,在腹腔镜模拟箱的灯光里、葡萄藤的阴影下、无数个抢救的凌晨,刻下了医者仁心的深度。
2006年那个颤抖的夜晚,主刀医生的批评让张鑫立下死规矩:每天提前1小时泡在手术模拟箱前。他在针尖绑细线练稳度,线不动才算合格;下班后把葡萄串挂在台灯下,用镊子剥葡萄皮练精细操作。葡萄汁在地板凝结成紫色斑痕,他一坐就是3小时。
当腹腔镜技术刚起步时,张鑫花半个月工资买模拟箱放在卧室飘窗,深夜借着床头灯,左手举镜右手持钳,镜面上的雾气与汗珠,画出了他的“手术地图”。多个日夜的练习,让他从“持针器都握不稳”的新人,成为能在血管丛中“剔出”肿瘤、出血不到50毫升的专家。
张鑫说,微创手术“像在钢丝上绣花”,而这手功夫,正是当年葡萄藤上的“笨功夫”。
2023年冬,80岁的王大爷被胆管癌折磨得消瘦。面对“高龄、心肺功能差”的难题,张鑫翻遍20厘米厚的病历。凌晨,他对着3D影像推演,为老人制定ERCP搭支架方案。手术中,老人血压骤降,监视器画面抖动,他拇指轻推导管,如在石缝穿针。当金属支架撑开胆道,淤积胆汁涌出,手术室响起欢呼。术后第7天,王大爷递来甜苹果,床头柜上重孙的中考成绩单,是最动人的“术后评估报告”。
同事们说,张鑫白大褂口袋里有手术记录单、润喉糖、止痛贴,手机永远充着电,锁屏是急救流程图。一次连续6台手术后打盹,听见走廊闷响,他鞋都没穿好就冲出去,跪在地上做心肺复苏30分钟,直到患者转危为安,才发现袜子已磨出洞。
办公室墙上,那面“刀下有仁心,笔下有乾坤”的锦旗,是第一批规培生送的,如今他们已成骨干。带教时,他让年轻医生看“左手扶镜要像端着盛满水的碗”,握着实习生的手在模拟箱前练2小时,“外科医生没有捷径,只有手熟”。
清晨7时的手术室,张鑫调整腹腔镜角度,准备挑战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助手递刀时,他想起19年前那个手抖的自己。如今下刀、分离、止血,动作精准如齿轮。摘下手套,手背青筋凸起,掌心是无数次握刀留下的温润光痕。走出手术室,阳光在白大褂织出金线,远处家属道谢声里,他给妻子发消息:“今天手术顺利,晚上回家吃饭。”
从对着镜子练习持钳的新人,到在“钢丝上绣花”的专家,张鑫用手术刀丈量生命厚度,在毫厘之间刻下医者仁心。他的故事里,有葡萄藤下的专注,有抢救时的担当,有带教时的传承,更有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这或许就是医者的初心:以技修身,以心济世,在时光里,成为患者的光。(完)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