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用“数字防线”守护青少年“心灵晴空”
中新网兰州4月26日电 (王牧雨)如何用技术破解青少年“成长的烦恼”?近日,甘肃省教育部门上线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态势感知系统,该系统依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技术支持,通过“AI+沙盘游戏”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心理测评服务,有效破解传统心理筛查中的“发现难、评估难、干预难”问题。
2025年4月24日,学生正在体验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态势感知系统中的沙盘游戏。王牧雨 摄 在兰州一中心理健康电教室,学生李伟首次体验了AI沙盘心理测评,他用28分钟摆出一个“生活场景”,系统通过分析沙具选择、空间布局等非语言行为,生成心理健康评估报告。“整个过程像玩游戏一样,用沙盘摆场景很新奇,系统根据我选的‘冰墩墩’角色分析心理状态,感觉挺有趣的。”李伟说。
该校心理健康教师梁瑾表示,传统心理测评依赖自陈式量表,学生可能因顾虑而“隐藏真实想法”,AI沙盘则通过捕捉记录学生在搭建虚拟场景中自然流露情绪,且更易被学生接受。“比如有的学生摆出兵营场景,反映出内心的压力与秩序感,有的用卡通角色构建家庭,暗示亲子关系状态。”梁瑾说。
该技术提供方负责人栾青莹介绍,该系统基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箱庭疗法理论,结合百万级数据模型,可识别抑郁、焦虑等20余项心理子维度,生成“一生一策”电子档案,为教师提供精准干预参考。
“AI并非替代心理咨询师,而是帮助教师高效锁定需重点关注的学生,早发现、早干预。”栾青莹介绍道,所有数据经匿名化处理,仅限学校管理员和心理教师查看,确保隐私安全。
据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系统上线后,试点学校中约8%的学生触发轻度及以上预警,其中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是主要诱因。“过去一个心理教师要面对上千名学生,现在AI能快速筛选出‘风险信号’,教师可针对性开展辅导。”该负责人说道。
未来,该系统计划拓展至家长端。栾青莹表示,家长可通过APP查看孩子的阶段性心理报告,参与定制干预方案。
技术赋能不是为了给学生“贴标签”,而是让教育更有温度。随着AI心理筛查在全省铺开,甘肃正尝试用一道“数字防线”,守护青少年的“心灵晴空”。(完)
- 经常失眠,睡眠质量低?可能是身体缺了这种关键营养
- 中方对伊朗南部拉贾伊港口爆炸事件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 跟着总书记读懂中华文明丨遇见三星堆 跟着总书记探寻文明之光
- 青海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 广东高院发布全国法院首份涉人工智能知产司法保护意见
- 让“法宝”在新时代更加有用——统一战线学的继往开来
- 上海专家团队转变观念、创新手术模式 胃肠肿瘤患者实现上午手术下午出院
- 男子醉酒驾车出地库说为“找代驾” 被判拘役
- 换季咳嗽不止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 四种缓解方法→
- 中国—中亚外长举行第六次会晤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月29日返回地球
- 中国首个大型通用光谱望远镜JUST启动建设
-
换季咳嗽不止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 四种缓解方法→
2015.12.16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肯要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
2015.12.16 -
新华社权威快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2015.12.16 -
劳动最光荣!2426人受到表彰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