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饿一饿 对身体有这些好处
提到“饥饿”,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减肥时痛苦的代名词。其实适当饿一饿,对身体的确有一定的好处。
01
两个时间饿一饿
对脾胃有益
专家表示,适当的饥饿可以调养脾脏,适量的饥饿感能刺激肠道蠕动,使胃液分泌正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身体的内在调节机制得到休息和恢复。
在下面两个时间点饿一饿,对养好脾胃有好处:
睡前
睡前保持饥饿感,胃肠会越来越好。特别是晚上10点后处于脾胃休息的时间,吃太多反而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建议晚餐吃六七分饱就够了。
服药后
服药后吃太多的东西容易稀释药物的浓度,还会增加胃酸分泌,导致脾胃病的加重。
02
饿一饿
对身体还有这些好处
多项研究证实,适当的饥饿对身体有好处。
调节免疫系统
外国某研究团队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大脑对饥饿的感知可以直接影响外周免疫细胞的动态调节,而这个过程和身体是否真的缺能量无关——也就是说,光是“觉得饿”,就足以让免疫系统发生变化。
有助延长寿命
另一项研究发现,偶尔“饿一饿”有助于延长寿命。研究人员称,这可能与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反应有关。
促进大脑健康
辽宁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短期禁食会导致大脑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促进大脑健康。
03
保持“饥饿感”
不是过度挨饿
专家表示,长期饮食过量的确危害健康,容易引起肥胖、血糖升高、代谢及消化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这时候只吃七八分饱、适度保持饥饿感往往是有效解决办法。
七分饱:胃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明显变慢;
八分饱: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九分饱:还能勉强吃几口,但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十分饱: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用“饿”来解决:
1.有些小胃病,靠饿缓一缓
进餐后如果出现胃胀、胃痛,正是胃“不想让你再吃”的信号,这种情况下要少食。保持一点饥饿感,胃胀胃痛往往会自然消失。如果减少了饮食,胃部不适仍未缓解,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2.偶尔睡不好,晚饭控制量
晚餐吃太晚或太撑都会影响睡眠,如果刚刚饱餐一顿就平卧睡觉,有可能发生胃食管反流,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睡眠不好的人晚餐要控制量,更要控制好用餐时间,不要太早或太晚。通常来说睡前至少两小时内不要进食、喝水,以免因为胃食管反流影响睡眠。
3.体重超标了,小饿也能管
小饿并不是指不吃饭,而是要控制好三餐之间的量,早中晚餐饭量的比例可以按照3:4:3来进行。可每顿吃七八分饱,也可以用些小技巧来减少食量,比如换成小盘小碗吃饭、细嚼慢咽等。
保持饥饿的程度因人而异,万不可因以前吃太多就矫枉过正。过度饥饿既达不到健康的目的,又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建议用热量来计算一日饮食的多少,成年人每天可摄入1500到2500千卡,具体根据个人活动量来决定,通常超过2500千卡为过量。
此外,饮食规律也很重要,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胃在用餐后3到4小时排空,胃肠道是有记忆的,按时按量吃饭有利于把控好食量。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