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医生启用黑科技 为瓷化血管冠心病患者重建生命通道
中新网昆明5月9日电 (陈静 陆希成)9日,记者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近日成功为一位67岁的瓷化血管高危冠心病患者田先生(化名)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创新手术。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前我连床都下不了,现在能连续行走十多分钟,这感觉像重获新生。”田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
冠心病是中国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重度钙化的瓷化血管高危冠心病患者因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传统手术风险极高,一直是心血管外科治疗的难点。
田先生10余年来高血压控制不佳,最高血压达190/100mmHg,加上40年每天一包烟的习惯,导致其心脏三支主要血管严重堵塞,主动脉全程高度钙化。医学上称这种情况为瓷化血管,意指血管变得像瓷器一样僵硬脆弱,随时可能破裂。田先生同时还合并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氧分压仅为46.4mmHg,远低于正常水平。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曹宇表示,田先生的情况可谓多重危机叠加,手术死亡风险较大。医院为其组建了包括心脏外科、呼吸内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协作团队,制定了三阶段治疗方案。
团队首先为田先生进行了近3周的呼吸功能改善训练,采用膈肌起搏训练、阻力呼吸器等方法,为手术创造条件。随后,团队采用创新的“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血管重建,避免了体外循环对瓷化血管的冲击。
图为曹宇(右一)团队实施“非体外循环心脏搭桥+血管吻合黑科技”创新手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供图 “与传统手术不同,我们使用的技术相当于给血管穿上了‘纳米防护服’,大大降低了血管破裂风险。”曹宇介绍,这种技术为“不可手术”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新治疗选择。
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第一步。记者在病房见到田先生时,他正在进行康复训练。“术后康复对此类患者至关重要,甚至比手术本身更关键。”曹宇说,医院为田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三阶段康复计划,从早期活动到心肺功能恢复,再到生活方式重塑。
医院康复团队告诉记者,田先生从术后最初只能床边坐5分钟,到现在能连续行走10多分钟,进步显著。同时,营养师为其制定了心脏健康饮食方案,心理医生帮助他应对戒烟过程中的焦虑,形成全方位康复体系。
“以前我觉得抽烟只影响肺,没想到血管受损更严重。”田先生表示,这次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他的妻子说,全家人的健康意识都提高了,已开始实施“无烟家庭”计划,共同监督健康饮食。
曹宇介绍,像田先生这样的病例并非个例。医学数据显示,长期吸烟者冠心病风险增加3倍,40年吸烟史相当于让血管年龄提前衰老20年;而持续高血压则如同砂纸般不断磨损血管内壁,加速钙化进程。
曹宇提醒,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坚持“四大基石”:戒烟、控制血压、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控制血压目标应保持在130/80mmHg以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他还提醒公众注意胸痛信号:活动时出现胸痛、疼痛超过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等不缓解时,应立即就医。(完)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