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活跃期!4岁女童被叮咬后死亡!遇到它千万警惕......
“一群蜜蜂飞到家里,
把我女儿蜇伤,
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
5月8日,陕西咸阳市永寿县永平镇马先生告诉记者,3日下午4点半左右,他女儿在家中被一群蜜蜂蜇伤,紧急送医后不治身亡,年仅4岁零18天。“医院诊断书写着,蜇伤导致中毒休克死亡。”
对此,永平镇政府办工作人员证实,确有上述事件发生。警方告知家属,这是一起意外事件,无法确定责任主体,不符合立案标准,建议走司法程序。目前,镇政府已展开进一步调查。
高“蜂”期到
伤人事件频发!
每年3至5月,随着天气逐渐转热,蜜蜂进入活跃期,对人类惊扰异常敏感,攻击性也随之变强。居民家中、小区角落都可能发现蜂群的踪迹。
4月20日深夜,浙江杭州一住户拨打119求助,称家中一台冰箱出现大量蜜蜂,消防员将冰箱移至楼下空旷地带,喷洒杀虫剂处置。
4月5日,广西南宁梁女士在小区遭遇蜜蜂袭击,身上多处被蜇伤,随后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梁女士透露,她的后脑勺伤势尤为严重,为接受治疗,不得不将头发全部剃光。
3月21日,广西南宁一名身穿校服的男孩在放学途中突遭蜜蜂“围攻”,4名热心市民挺身而出,合力驱赶蜂群,成功救下男孩。经血液净化治疗后,男孩各项情况稳定。
蜜蜂究竟有多危险?
蜜蜂的危险性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
蜂毒“威力”强大
蜂毒中含有组胺、磷脂酶等物质,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全身中毒。
过敏反应“致命”
部分人群对蜂毒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喉头水肿等症状,若未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与蜜蜂“狭路相逢”
该怎么做?
01 如遇蜜蜂攻击怎么办?
如遇蜂类攻击,切勿顺风逃跑或扑打,应立即原地趴下,用衣物及随身物品遮挡头、颈、四肢等裸露部位。
02 被蜂类蜇伤后如何处置?
挑除毒刺
如毒刺留在体内,不要盲目拔掉带毒囊的毒刺,可用针将刺挑出,避免用手抓挠,防止毒囊破裂释放更多毒素。
清洗伤口
清洗伤口并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针对不同蜂类毒液特性,清洗剂有所不同:
蜜蜂(酸性毒液):使用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
胡蜂(碱性毒液):使用食醋或柠檬汁。
清洗后用包裹毛巾的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一次。
及时就医
蜇伤后应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头痛、呕吐、心悸、胸闷、四肢无力、手脚冰凉、血尿等症状,请立刻就医。
预防蜇伤
记住三个“不”
1.不招惹❌
避免拍打蜂类,静止不动或缓慢绕行是最佳选择。
2.不吸引❌
户外活动避免使用香水、穿鲜艳衣物,用餐后及时处理食物残渣。
3.不冒险❌
发现蜂巢勿自行处理,应拨打119求助或联系专业人员清除。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当下正值蜂类活跃期
户外活动请多加留意
若发现蜜蜂在家筑巢
切勿惊慌
不要主动攻击蜂群
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士处理
一旦被蜂蜇伤
需尽快处置 必要时立即就医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大皖新闻、中国消防、湖北消防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