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收治多位老年脑梗患者!专家提醒:有这些信号马上就医
扬子晚报讯(记者 王梦航)近期,气温变化剧烈,记者从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了解到,脑梗患者明显增多,“一天内就收治了多位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急诊中心主任朱旖告诉记者,老年人本身基础疾病多,通常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市民应提高警惕。
前几天,70多岁的张奶奶(化姓)老感觉浑身乏力,一直手抖,上厕所时还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才引起家人的重视。家人误以为她是发热患上流感,就医后,朱旖主任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老人家体温正常,排查后并非由于流感引发,最终确诊为脑梗死。“幸亏发现得早,治疗及时,但摔伤也令老人受了不少苦。”令朱主任印象较深的是,当天接连又收治两位老年患者,均诊断为脑梗死。他们还都有一个普遍特点,患有高血压。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平常患有高血压的老人生活规律,服药后血压控制得也相对稳定。”朱旖指出,但春节期间,有些老年人饮食可能比平时油腻、咸度高,加上作息不规律、情绪兴奋,这阵子又遇到气温骤变,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引发血压升高。如若未能及时监测血压变化调整用药,就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老年人本身就属于脑梗的高危人群,“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脑梗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相比之下,部分健康意识较高的患者警惕性较高,往往能得到及时治疗,“有位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平时关注健康知识,当他发现自己手发麻时,立即想到可能是中风征兆,于是利用接孙子的间隙时间,来医院做了检查,诊断为脑梗。”朱旖主任说。
“脑梗的黄金救治期为3~4.5小时,延误有大风险,严重者可能永久性神经损伤,增加死亡风险。”朱主任发现,临床上有老人担心现在属于流感高发期,医院人员密集,害怕感染而不愿就医。她表示,“目前急门诊流感情况相对平稳,反而是脑梗患者明显增多。”她建议,患有高血压且7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出现以下3个信号应及时就医:1.肢体无力;2.身体或四肢感觉麻木;3.说话不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梦航
- 青年博士的科研路:在深耕中凝练方向 在思辨中突破桎梏
- 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将在福州举办
- 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有人因此“毁容”!遇到这种虫子千万不能拍
- 从“硒”出发 专家学者聚首河南济源共探硒产业新发展机遇
- 促排卵会造成卵巢早衰?一次取几个卵泡合适?听专家科普
- 今年前4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14.7%
- 习言道|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更加从容自信、稳定坚韧
- 孩子长大哮喘自然就好了?别信!医生提醒→
- 中国科学院团委举办青年先进典型宣讲活动
- 习近平指出,中俄双方要坚持合作大方向,排除外部干扰,让合作“稳”的基础更坚实、“进”的动能更充足
- “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
-
“把脉会诊”助力智慧田管 “数智”良方夺高产 农业焕发新活力
2015.12.16 -
运动是加速衰老,还是延缓衰老?真相揭开
2015.12.16 -
钙含量是牛奶近8倍的“补钙王者” 吃它这一点要注意
2015.12.16 -
新华图讯丨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