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
中新网银川2月15日电 (记者 李佩珊)2025年春季学期即将开始,记者15日从宁夏教育厅获悉,该厅日前正式印发《关于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通知》,提出加快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据悉,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活动时间将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每天统一组织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2次眼保健操。延长课间活动时长后,学生每日在校总时长不得突破有关规定。在保证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阶段学校可每周安排3至5节体育与健康课。
为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宁夏将统筹调配学校师资力量,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宁夏将探索“AI+体育”等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体育教育教学,各地也将加强区域内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和改扩建工作,配足配齐各项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并鼓励学校加强与周边学校、体育场馆、公共文体设施的合作共享,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
同时,各学校将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学校空间资源,积极挖潜扩容,利用走廊、校园“边角料”打造“微场地”,开辟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和体育活动场地,开展跳绳、踢毽子、转呼啦圈、跳皮筋、跳房子、打沙包、小型球类、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等适宜运动,错时高效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场地,最大程度提高场地利用率。
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宁夏各地各学校将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1至2项专项运动技能。鼓励通过选课走班、优化课程编排等方式,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科学规划和多样化设计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等体育活动内容,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广校园啦啦操、花样跳绳、学校自编课间操,丰富活动形式,提升锻炼时效,提高趣味性和吸引力。
此外,宁夏还将通过加强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优化学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形式,将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纳入绩效奖励范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完)
- 技术赋能 “人机双师”助力乡村学子共享优质教育
- 从“上太空”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 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 突破12米枯水位线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扬州沙头“种出”20亩“玉米迷宫” 民众体验别样“田园乐趣”
- 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在沪体验端午民俗 艾草清香与AI科技相遇
- 咽喉痛、胸口闷,严重可致肺气肿!警惕蓝天下的“隐形杀手”
- 中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 退役军人归乡广西创业 盐碱滩上养出“口碑虾”
- 博主大谈特谈“孩子不打不成材” 警惕将打骂孩子娱乐化现象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山西永济 感受美丽乡村振兴新貌
- 海外华文媒体“晋南粮仓”探寻“农业芯片”密码
- 2025届济南市大学生毕业典礼举行 以城之名许“此城可栖”之约
-
北方气温继续回升 后天起南方新一轮降雨将至
2015.12.16 -
我的家乡dǎi得很
2015.12.16 -
端午将至!龙舟竞渡展现速度激情 特色粽子满足食客味蕾
2015.12.16 -
暴雨黄色预警:湖北江西广西等5省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