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人网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猎奇资讯

午夜论坛(香港前民政局长剖析香港发展愿景,“人心回归”排在第一位)

2025.02.19 来源: 浏览:

提要:香港前民政局长何志平在美国历劫归来后,首次自剖心迹,认为香港需要第二次回归,也是人心回归,并分析香港与中国发展愿景。他在午夜跨年之际,小提琴奏起了《狮子山下》、《抗敌歌》等名曲,鼓励港人奋勇向前,引起现场观众的合唱共鸣。

香港前民政局长剖析香港发展愿景,“人心回归”排在第一位

何志平曾担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自政府卸任后担任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后值倾覆,何志平在二零一九年被美国政府指控涉及“洗黑钱”,身陷囹圄三年,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第一滴血”。

何志平在二零二零年刑期届满后回港,及后在一段时间都保持低调,仅在《东方日报》撰写专栏《槛外人》,也曾在二零二一年七月出席道教联合会的座谈会。在十二月三十一日,何志平出席亚洲周刊主办的《跨年夜全球趋势高峰论坛暨思想派对》,是他首次回到香港后公开发表政见,演讲中提出香港需要“第二次回归,也是人心的回归”。

香港前民政局长剖析香港发展愿景,“人心回归”排在第一位

资料图

在演讲里,何志平回顾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展望香港的发展,以至中国长远的未来走向。演讲之初,何志平首先援引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首董建华的话说:“如果我再过五年无法将香港人的人心转换过来,就不干特首了!”何志平认为“港英政府”只想管英国人商人利益,让中国人实施大清律例,至于华人事务,则交给华民政务司,及后就演变成民政事务局,也就是何志平曾担任的局长之位。通过这个经验,何志平认为“人心回归”始终是香港未来的要务。

香港回归了二十五年,何志平认为香港所有政策都处于“冻结状态”,仍然保持著回归以前的模样:“从一九九七年回归到现在快二十五年了,现在香港这政治制度都是从港英政府殖民地遗留的,这个殖民地制度,在回归了二十五年后,依然实行一个‘没有英国人的殖民政府’,我们换了一面旗帜,换了一个特首而已,甚么都没换。香港的民生这政策一如既往,都是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定下来的政策,所以这是‘搬字过纸’,就以为是顺利过渡,一丝毫都不变,但能够不变吗?”

香港前民政局长剖析香港发展愿景,“人心回归”排在第一位

面对香港目前种种问题、社会矛盾以及世道剧变,何志平认为香港还是要变的,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政策一定要与时并进,这个社会变化的那么快,中国内地发展那么快,香港还是原封不动,老看著脚下‘一亩三分田’,吵吵闹闹,把时间都耗过去,有些人说这个世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香港二十五年,没有进步,就是退步,‘一国两制’的原则不变,但是我们的政策一定要与时并进。”

香港前民政局长剖析香港发展愿景,“人心回归”排在第一位

人心回归怎么办?

回顾自己民政事务局的生涯,何志平更觉得民政事务是人心回归的关键,而在过去都没有做好,何志平比喻民政事务局是一个“统战部”,但香港民政局还要管更多的事情,包括“宗教、文化、青年、大大小小社区、人权、环保”,何志平认为民政局就是要管理香港整个“公民社会”,而香港过去都没有管好:“我从二零零七年之后跑国际舞台,在联合国说好中国故事,回来一年半后看到香港大大小小的事情,觉得香港民政没有发挥好适合作用,应该的角色没有做好,听不好社会声音和公民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需要。”

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以及香港错失的机会,何志平认为“第二次回归”要从全方位下手:“香港虽然是小地方,但其公民社会非常复杂,很难理解。五千到六千个各类的公民、社会团体怎么管。九七年的时候,董建华自己带司机就够,就去接收香港政府。九七年只是主权回归,管治权还没有回归。小到留学、大到治权等等,人性、信仰、文化、管治权都需要回归,如今要追回九七错过的,要有政府权力、社会权力架构来梳理问题,使得香港明天更好。”

其次,何志平认为香港也要在国家发展方略找到定位,尤其是通过“大湾区”这个“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节点找到出路:“内循环、外循环,两个循环圈的交叉点就是大湾区,大湾区也有内循环、外循环,内循环跟外循环的‘黄金交叉点’,就是香港,香港的将来要成为内循环跟外循环的黄金交叉点,是一个透气的口,是个往中国内地的口,也是要走往全世界的国际社会的一个口。”

香港前民政局长剖析香港发展愿景,“人心回归”排在第一位

凭歌寄意指点未来

在跨年晚会临近午夜跨年时分,何志平也拉起小提琴演奏,以琴音尽诉心中情,何志平自谦已有多年未公开演奏,但随著他的琴音奏起,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一同合唱。

第一首拉的是顾家煇作曲、黄霑填词的《狮子山下》,《狮子山下》一直被视为香港精神的代表曲,何志平更在歌词作出改动,把“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改为“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中华名句”;第二首拉的是“抗敌歌”,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著名作曲家黄自写的、欲激起全国人民爱国斗志的乐曲,更被视为第一首“抗日爱国歌曲”;第三首演奏曲则是奥菲斯的旋律(Orpheus' melody, by Gluck),通过古希腊“奥菲斯”神话,寄语香港人:“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回首,让过去的过去,不要老是向后望。向前走,向前看。人如是。香港如是。家国如是。”勉励香港人迈步向前,让这些年艰苦、不堪回首的都过去,抓紧未来所有的光明。

本文原载《亚洲周刊》2022年03期,原标题为《何志平劫后归来谈未来 剖析香港与中国发展愿景》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