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人网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猎奇资讯

一个孤独的男人(一个孤独的男人,用不遗余力的热情,打破自己塑造的围墙)

2025.02.20 来源: 浏览:

作者 | 胡大掌柜(孔网店铺:胡大掌柜的书摊)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生活与读书# 这本《凯南日记》刚刚上架就有书友下单,出于好奇,我小心翼翼地粗读了一遍,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日记写得有文学性。喜欢凯南以第三人称视角旁观自我,自我深入剖析。

一个孤独的男人,用不遗余力的热情,打破自己塑造的围墙。被俄国的魅力征服,又同时恐惧它的魅力。被冷战的思维控制,又努力反控制。用文学性的思维叙述,同时努力跳出自己的激情。他的热情和智识有深刻的消极哲学的渗透。同样作为一个具有真正公共视野的知识分子,他和叶礼庭相比,叶注定在政治上失败。叶礼庭要真正确立一种基于文明社会的公民政治,而凯南对人性的悲观总是太过正确,他其实并不相信人可以被管理好。

一个孤独的男人,用不遗余力的热情,打破自己塑造的围墙

乔治·凯南的日记持续记录了88年的生涯,考虑到他活了101岁,也就是说他在20几岁就开始记录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时代脉络,且不管自己的日记的质量怎么样(很多日记确实写得无论从文采还是逻辑、直觉上堪称经典),这种毅力和把自己的伟人情怀落实得如此到地的人,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办得到和坚持得了的。

一个孤独的男人,用不遗余力的热情,打破自己塑造的围墙

凯南是一个长寿者,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这点反应他在文笔的细腻上,除了这这些比较宏观的外交政策,他描述人的心情或者心理,或者自然风光的时候同样也是笔触细腻,令人着迷,他的文笔是他本身是什么人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在日记的绝大部分都有深刻的体现,且这种流露完全自然。

个人认为,此书前面的日记完全可以分成两本或者更多本来出版,这会给人以选择,关注凯南外交政策的人和关注凯南写作手法的人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假若分成两部,一部来阐述“硬东西”,一部阐述“软东西”,不管是给人的观感还是对出版商的盈利角度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个孤独的男人,用不遗余力的热情,打破自己塑造的围墙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