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人网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猎奇资讯

自以为(《庄子》:智者方知为梦,愚者自以为觉)

2025.02.21 来源: 浏览:
《庄子》:智者方知为梦,愚者自以为觉

一、

人生最大的局限,来自于自己的思想。

当我们将自己的主观认知作为评判这个世界的标准和客观原则时,其实在我们的认知中就已经存在了偏见,只是我们心中有一种意识的障碍,当障碍存在时,我们永远不会觉察到自己的认知存在问题,最后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总带着偏见前行。

所以,一个人越是以自己的浅薄思想去主导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亦或由这个态度延伸,产生作用于这个世界的力量和动力,那么我们往往最后就会错的越离谱。

《庄子》之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最为清醒的时候方才知道他自身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好像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明了。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用庆幸自己位于“智者”之列,因为我们大多都只是愚昧之人,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扛着自己的偏见前行而不自知,那些真正能够知道自身仿佛如同一场“梦”,而自己的思想之中也藏着偏见的智者,往往少之又少。

一个越是理性的人,他的思想言行就越能符合自然之道,进而在合乎自然之道的基础上使生活平顺,反之亦然。

《庄子》:智者方知为梦,愚者自以为觉

所以在生活中,一个人的性格越是执拗,情绪越是极端的人,他的举动往往就会错得越离谱,最后的生活自然就会越来越糟糕,这种状态不仅仅会影响到所见的外在生活面貌,包括我们内心面对这个世界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极大的影响。

我们首先拿情绪这个事情来举例子: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其实我曾经在文章中也写到过类似的观点,我的观点是:“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包括我们因为外在问题所引发的负面情绪。”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习惯之中,当一个人出现了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代表了这个人不够懂事、不够优秀等等,所以我们才会本能的去排斥我们内心已经存在,或者可能出现的任何负面情绪,甚至进而会恐惧那些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的负面问题。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无法言说的自卑和焦虑,甚至是一种恐惧,其实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一部分原因就是由我们不能容纳负面情绪的“偏见”所带来的,这个偏见就在于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绪存在。

因为我们习惯性的认为自己只能存在好的情绪,而不能产生坏的情绪,所以导致我们会恐惧负面情绪的出现,以及会为生活中那些可能会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而深感忧虑。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首先就是放下偏见,不要以过度主观的态度去定论世界的客观真理,只有跳出思想的局限之外,才能更包容自己人生中那一些未知的事情,进而使得内心以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能得到良好的改善,由此获得一个更从容更自在的人生状态。

任何情绪都可以存在,因为情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情感产生的结果,而我们所要到达的境界是有情绪而不为情绪所扰,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庄子》:智者方知为梦,愚者自以为觉

二、

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是否精彩,自己的生命是否豁达,首先的根本就是在于自己能否做到包容。

因为不管是从人的生活状态还是内心状态而言,人能够活得坦然舒适以及成长的更加优秀的原因,是在于自己能够认识的更多和接受的更多,你只有认识一件事物,才能理解一件事物,进而更好的驾驭一些事物。

所以古人便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当你看过更大的世界之后,你才能包容更多的事物,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不能容纳认知之外事物的狭隘思维对人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道家的智慧中,一直都在淡化这种二元对立的简单化认知,比如从《道德经》之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庄子》之中的“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等等,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事物之中都包含着它的对立面,我们不能只通过观察事物表象,就对事物做出自以为正确的片面结论。

而是应该尽可能的去接纳和包容两者看似相对立的现象,所以《道德经》中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让万物自然的产生,而不人为创造,任其自由发展,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业成就而不据为己有,只因不据为己有,所以也不会失去。

在这里很多人对这种思想都会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这种思想是教导我们简单懒惰的去处理问题,放任所有事物的自然成长。

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告诉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关键是在于“强加”二字。

《庄子》:智者方知为梦,愚者自以为觉

就如我们开篇所说的一样,我们的思想是带有局限的,如果你一味的拿自己带有局限的偏见去定论和作用事物,只会适得其反,若是能放下自己主观偏见和私欲,相对做到顺应自然的去面对万物,或许会有一种更通透和顺遂的人生状态。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