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人网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猎奇资讯

十七岁的雨季原唱(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2025.02.21 来源: 浏览: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来分享一首老歌——林志颖演唱的《十七岁的雨季》。

视频加载中...

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当我还是小孩子,

门前有许多的茉莉花,

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当我渐渐地长大,

门前的那些茉莉花,

已经慢慢地枯萎,不再萌芽。

什么样的心情?

什么样的年纪?

什么样的欢愉?

什么样的哭泣?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却发现,成长已慢慢接近。”

在这里,我只是录了一段。这首歌是由潘芳烈作词、作曲,屠颖编曲的。我查了一下潘芳烈,百度百科没有,有知道的朋友如果能给我介绍一下,我非常感激。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这首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对我有音乐启蒙作用。大概是我上初三的时候,我们那时候住校,一天早晨,我刚睡醒,宿舍里正有室友放着这首《十七岁的雨季》,我感觉非常好听,清纯的旋律加上林志颖甜甜的声音,听起来很悦耳。那年我大概也就十六岁。在听这首歌之前,我是不喜欢听歌的,甚至很烦歌声,此前家里已经买了一台新科三碟连放的VCD,家里经常来人唱歌,什么《铁窗泪》《大头皮鞋》啥的,听着很烦,大人们唱歌,我也就没法看动画片和武打片了。而且我们家的光碟都是买VCD的时候赠的,是河北百灵音响出版公司出品的,很多歌感觉都不是原唱,也不是正经的MV,很多都是一些穿着比基尼的女的。那时候我正值青春期,看到这些非常难为情。

视频加载中...

这个不是我当年看的那些,就是打个比方,就是这一类的。

咱们还是接着说《十七岁的雨季》,这首歌开启我人生的听歌时代。那时候我大哥也爱听林志颖,他比我大6岁。我上初三是一九九九年。林志颖也成了我的偶像。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接下来,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歌,这首歌是写什么的呢?可能是写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的,主题是“成长”,这也是我从网上找到的答案。而我当时却听出了爱情,看这几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的“期许”不就是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彼此产生青涩的恋慕,期许着“在一起”吗?然后,也曾经紧紧拥抱一起。朋友们,你们说我分析的对吗?试想,如果只是一起玩的伙伴紧紧拥抱在一起,那还非等到十七岁青春期吗?而且小伙伴有什么“共同的期许”需要等到十七岁青春期才出现呢?也可能是我抬杠了,可能这几句就是写单纯的友情的吧,是我想多了。不过,初中那个时期,我自己倒确实有喜欢的女孩子的,严重的时候,我甚至盼着上学,不愿休周末,一方面是我那个时候学习兴趣挺浓,另一方面也是想在学校里看那些我喜欢的女孩子。其实不光是我,我的好兄弟,以及其他同学也有喜欢异性同学的,有的甚至写纸条向自己喜欢的同学表达爱意。其实我也到了忍不住想表达的地步了,可是我人本来就内向腼腆,没有勇气。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我听歌有这个经验,第一是听旋律,第二是听嗓音,第三是听歌词。首先吸引耳朵的是旋律,这取决于曲作者;然后是嗓音,包括演唱技巧,这取决于歌手;最后是歌词,这取决于词作者。咱们所学过的宋词,也都是当时供人演唱的歌词。好的词,曾说演唱,光是读一读就让人赞叹了。比如这首《十七岁的雨季》,第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旋律,然后林志颖又甜又清亮的少男特有的嗓音让人听了也很喜欢,最后是歌词,确实,很多歌的歌词我们都可能有“不太懂”的朦朦胧胧的感觉,不同的人听了同一首歌也有不同的见解,和古诗词一样,着很正常,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作者本人,不能完全理解词意也在情理之中。正如李商隐的诗,“诗家都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好则好极,就是读不懂。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林志颖会不会假唱呢?看林志颖演唱会视频,有时候他会清唱,我记得我看过他的一次上海演唱会视频,他清唱了一段《爱过情浓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他的清唱确实和我听过的录制好的音频不一样。我更喜欢录制好的音频。好像是有调音师这种职业,我理解就是他们会把歌手的声音调得更悦耳吧。应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往往录制好的音频比歌手清唱的好。尤其是一些偶像派歌手。像一些实力派歌手,就是清唱也非常好听了,像费玉清、林志炫,他们的声音是真的好听,感觉声音本身对人的吸引力超过一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不愧为“行走的点唱机”。我有时候,如果我身边有个这样的人,能经常给我唱歌听,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我的观点是,不必苛责,即使是制作精良的音频,只少本音是歌手的。

十七岁,那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年纪,我的感受是,青少年时期一般确实是人生当中的“黄金时代”,这个时候,上面有父母撑着家庭的天空,下面又没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料,身体又好,精力旺盛,容颜又帅或美。而这个时候的感情一般也是青纯的。这种青纯,是人步入中年后再想拥有几乎已不可能的了。那个时候是情,中年人两性方面“性”突出了。青少年时代,看异性先看眼睛,看脸,美就是美,反正我是这样,那个时期,如果不经意看了腿,反而会非常不好意思,脸红。步入中年,人们好像更受用大白腿或黑丝美腿的视觉冲击,看身材似乎本能地先于看脸了。至于看眼睛,那更是没啥感觉。少男少女的眼睛会说话,能暗送秋波,而成人间几乎没啥对视,看一看,眼里也往往布满血丝,或眼白发蓝,没有少男少女的眼睛清澈美丽。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好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听了这首歌怎么说吧: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

一首歌一个故事——《十七岁的雨季》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