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人网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猎奇资讯

羽山秋人(4天中国电信2次闹乌龙)

2025.02.21 来源: 浏览:

4天!中国电信2次闹乌龙

文/余楚

手机流量“被偷”,用户难以“证实”,运营商也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而更为重要的是,运营商的流量计费系统到底是怎么设计和运作的,这一计费系统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公众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

不算移动和联通,4天之内,中国电信两次闹乌龙。

从13点40分到16点20分,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广州的一位龙女士用了近23G流量,由于超出消费额度,她手机被停机,必须补缴1100多元的上网流量费才能开机。这是11月8日,《广州日报》刊发报道《女子3小时23GB流量没了》。

龙女士偷跑流量的事情还未解决,武汉的陈女士也出现了偷跑流量的事情。11月15日,《武汉晚报》报道:“11月11日23点10分15秒,陈女士当月5GB流量跑空,产生了第一次扣费,费用为9.40元。22秒后,下一次跳动就产生了15.37元的扣费。接下来,每隔20秒左右就扣费15.37元,一直持续到12日早上5点多。”

也是由于超出消费额度,武汉的陈女士手机被停机,必须补缴15425.51元的上网流量费才能开机。

上述佛山的龙女士和武汉的陈女士都是中国电信的用户,而且发生偷跑流量的时间间隔不到4天,这是巧合?还是中国电信流量统计中经常会出现的“漏洞”。

这两个案例的手机流量跑掉的数额之大,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用户自己发现了,如果手机流量只是扣几兆或者几十兆,让人怎么发现。

而小编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近期全国多地都发生了与龙女士、陈女士流量“疯跑”类似的事件。——11月8日,《重庆晨报》刊发报道《一天内流量“偷跑”了近1GB,投诉后获赔80元话费》;11月12日,《扬子晚报》刊发报道《宿迁一市民,一觉睡醒手机流量“疯跑”近2GB》。”

如果流量消耗过快只是个例,或许与用户自身以及手机有关。但是,当这种现象频繁发生,确实有必要反思,其背后到底有没有猫腻,是否存在做手脚的空间。

在“偷流量”成为电信业关键词时,移动、联通、电信频繁自证清白:根据公司的排查发现,流量不清零政策施行后的流量计量并无改变,此事与运营商并无关系,频繁提醒用户要关闭流氓软件等等不说了,且听网友怎么说:

宋庆刚(搜狐黑龙江省大庆市网友):

你们信吗?这位女士前后多次找你们电信营业厅都不给回复,现在媒体报道出来了,你们坐不住了,才出来危机公关,买通这位女士,然后随便编造个借口忽悠大众,央企果真没一个好东西。

艾尚27682798(今日头条):

我八月份开通的80元1G流量 只是在长途车上时听听歌 平时只用wifi 不到二十天 只剩300多M了

臭虫27962906(今日头条):

要不是移动搞的鬼,他会给你退钱?他妈的谁信呢!

霸气你大爷我(今日头条):

中国移动是最贱的公司,又不能不用,3G流量23天左右就没了,我还是省着用了,害我早餐都吃不起了

羽山秋人(搜狐广东省佛山市网友):

不知道你是调侃还是什么。毕竟一个500M的文件,重复下载,重复删除,重复下载,就算8G内存的手机也能跑掉23G的流量的,这智商也是醉了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