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红人网
Time:

您的位置: 首页 >> 猎奇资讯

江誉镠(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2025.02.21 来源: 浏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对于柳宗元的这首《江雪》我是偏爱的。无论是从意境的表达上,还是思想的传递上,文人的傲骨与世俗的谄媚在强烈的碰撞中,让本该固守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没落。

此时此刻,我大概是能够懂得这种灵魂无处安放带来的落寞感,而迄今为止,能够与这首古诗的神韵形成完美匹配的国产电影人物,一共有两位,一位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位是《南海十三郎》里的江誉镠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有人说,艺术家都是疯子,可在我看来,他们只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者。清高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他们总是习惯待在自己构建的精神世界不肯出来,然后,带着与传统艺术一起成长的固执,慢慢地将坚守着的最为高贵的思想传递出来。

程蝶衣的人生如戏,将人生的所有奉献给了戏剧,江誉缪的戏如人生,在戏剧里写尽了人生沧桑和大道大义。如果说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江誉镠要比程蝶衣更加注重艺术中的精神价值,而不是只专注艺术本身。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江誉镠一生都在无根漂泊中找寻着自我精神的归宿,香港的殖民,广州的动荡,上海的浮躁,让他无法拥有自己真正的理想净土。于是,他只能将所有的热情投注于戏剧的创作中,而迟迟不肯与日渐混浊的世俗同流合污,这也就决定了《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在对比当下现状时产生的某种焦虑感。

因为它的立足点,不再只是将人物当做时代动荡的陪衬,而是专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探寻,从而赋予艺术作品更加深厚的精神文化价值。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说实话,《南海十三郎》这部一直放在我电脑里的电影,总是不忍多去打搅,因为它早已超越电影本身而成为了一种对抗现实的宣言。而这部电影,也让江誉镠的扮演者谢君豪在第三十四届金马奖上击败了张国荣,拿到了影帝的桂冠!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江誉镠的人生起落连同粤剧这种传统艺术,一起埋葬在了那个物质贫瘠但起码精神富裕的过去,剩下的恐怕就只有人心浮躁且物欲横流的当下。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部电影看作是一面旗帜,在现实中扛起的理想旗帜,里面装着纯粹的热爱和高贵的精神。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1

《南海十三郎》上映于1997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整整23年的时间,可是,经典却从来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变得乏味,反而会更具有一种穿透现实的顽强力量,大概,这也与江誉镠纯粹的人生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传记片,借助说书人的口吻以旁观者的角度呈现了编剧江誉镠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整整横跨七十年的时间,而利用故事内容对比当下文学创作中的无奈,又让观众在情感上不自觉的成为了感同身受的参与者。

一百多分钟的电影总也道不尽一个人一生的悲喜,却可以提炼出最深刻的艺术思考,这大概就是《南海十三郎》这类型传记片最大的魅力。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刚开始我们大概看的是故事,可第二遍第三遍再去回看的时候,或许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想象成江誉镠,然后,跟着他的人生轨迹重新回到那个年代,最终,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将电影中蕴藏着的精神内核层层剥开,露出了附着在传统艺术作品上的高贵灵魂。

少年时的顽劣很大程度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关,可中年时的才气显露却与自我认知的提升脱不开关系。毕竟,认识自己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在荣誉和挫折并存的环境中,时刻晾晒自己的内心。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薛觉先的赏识让江誉镠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而观众的认可则让江誉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要做一个有灵魂有傲骨的编剧,专门写有情有义劝人向善的戏剧。

所以,即便已然掌握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技巧,但却并没有流于剧本表面的唱词,而是将所有的作品都赋予了拟人的生命。既然是生命,自然就有灵魂,而这灵魂便是不可动摇的家国情怀。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影片中,虽然没有用大篇幅去呈现动荡的时局,却在人们对待传统戏剧的态度上,间接的反映着正在发生变化的社会。

从对传统戏剧的重视到对传统戏剧的漠视,战争的混乱冲散着人们的热情,战后的安逸消磨着人们的精神,那些具有社会价值导向的作品开始被浮夸恶搞所取代,于是,艳俗的舞女勾走了军人的魂,夸张的动物戏弄丢了传统戏剧的魂。

自此,传统粤剧的没落伴随着具有才能编剧的不被容纳,拥有傲骨的江誉镠终究成了所有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他有傲骨,可社会失去了傲骨,于是,不知道究竟哪个才是真的疯了?是整个社会还是江誉镠这个人呢?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在我看来,江誉镠还是那个江誉镠,可社会却不再是那个社会。虽有唐涤生这样的知己作为精神的陪伴,可面对人心浮躁以及精神萎靡的大众,江誉镠即便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一直固守着自己的品格,却依旧无法挽回附着在剧本上的精神文化的丢失,大概,这也是造成他后期发疯的主要原因。

在电影中,我总是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

江誉镠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放到传统剧本的创作里,希望世人能够从中有所感悟或是启迪,可他忘了,大家都是俗人,对于眼前利益的追求远远高于长久精神的完善。所以,经历了军阀,抗日,再到解放,江誉镠没变,而其他人,只不过成为了随波逐流的俗人罢了。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江誉镠身上的确有程蝶衣的影子,因为他们对于传统艺术都拥有着纯粹的热爱,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可这种对自我清晰的认知,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的确有助于自我精神的完善和构建,另一方面却极容易受到世俗的攻击。

所以,他们在人生后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疯子。世俗这种对于不和他们同流合污的所谓“异类”的排斥,恰恰暴露出社会长期存在的精神短板。

无法容纳不同,便无法看清自己,江誉镠的剧本里藏着传统文化和精神,可从战乱中走到和平的人们,却只在意故事是否能够具有表面愉悦性。思想精神的传递败给了感官的刺激,所以,我宁愿相信江誉镠是假疯,因为真正的疯子是那些早已背弃自我精神和灵魂的世人。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2

《南海十三郎》中传递出的那种若隐若现的孤独感一方面是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江誉镠,一方面也是给不断被抛弃的传统文化和用心的剧本创作。

作为时刻在传统剧本创作中填充进充沛感情和高贵精神的江誉镠,在时代不断变革中慢慢的成为了传统文化最后的坚守者,此时,我们大概也就能够看出创作者们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

影片中,从观众对于粤剧的狂热以及编剧们对于创作的热情,在经历数次时代变革后,粤剧似乎慢慢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要么被电影所取代,要么被媚俗的歌曲所挤压,而影片的重点其实也在这里。因为,后期江誉镠的郁郁不得志以及始终不肯妥协的傲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那时候歪门邪道的文学创作风气莫大讽刺,不过,这种讽刺不仅仅局限在那个时代,甚至可以延伸到这个时代。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我对影片中唐涤生说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面对着江誉镠创作出场场观众爆满的剧本,他说——

再过三五十年,没有人会记得那些股票,黄金股票、世界大事都只是过眼烟云,可是一个好剧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赏。就算我死了,我的名、我的戏,没有人会忘记,这就叫做文章有价。

的确,发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自我的精神和灵魂全部赋予到剧本内容中,用热情作为肥料,用价值作为土壤,这才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也是能够在大浪淘沙中成为不朽经典的重要原因。

可惜,江誉镠横尸大街的悲惨命运,似乎预示着剧本创作辉煌期的结束,也宣告着传统文化继承的断层,而在影片结尾处用“献给全港编剧共鸣”这句话来收场,多少夹杂着些许的无奈。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从电影回到现实,有多少人还能够坚守初心回归到剧本创作本身?又有多少人能够不断从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这个满是利益诱惑和人心浮躁的社会,早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以及有傲骨的创作者,这种精神文化的没落,究竟谁该负责呢?就像当下肆意横行的垃圾影视剧,可以挣得流量却是掉了口碑,不知道应该是可悲还是可怜?

3

影片中,说书人讲完江誉镠的事迹后,面对身份追问,淡淡地说了一句“只是一个落魄编剧再讲述另一个落魄编剧的故事”。总觉得这句话就像是一个不太好笑却无比现实的讽刺,仔细一想,这不正是隐喻了我们当下的文化创作和继承环境吗?小丑冠冕堂皇的在讲堂上大放厥词,大师却默默无闻的在街头上认真创作。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手捧着白纸的江誉镠总是说这是一张雪山白凤凰的画作,世人皆是哈哈大笑了事,只有一个小乞丐津津有味地去欣赏画作,因为,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看透其中的玄机,这意味着什么?

在我看来,这恰恰说的就是,想要一张白纸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首先你得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沉静下来,抛去世俗杂念,回归纯粹的艺术上来,因为热爱而创作,因为精神的注入而不朽,这才是剧本真正的价值,它是文学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合体。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95年的《霸王别姬》,97年的《南海十三郎》,一个为舞台而生的程蝶衣,一个为剧本而生的江誉镠,自此之后,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思想内涵如此深刻的作品。我们的电影技术的确在进步,可为什么作品却在退步呢?

我想,变得是人心,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是对于艺术价值的坚守,是对剧本创作的热忱。因为,当热爱被利益取代,纯粹中掺杂进去了污秽,本该沉下心来好好在白纸上创作的精神,统统为所谓的流量和利益让道。

环顾当下,不正是这样的氛围吗?综艺大行其道,娱乐肆无忌惮,怎么可能再拥有一群认真创作剧本,认真导演作品,认真表演电影的人呢?

香港电影的巅峰之作,张国荣输给谢君豪,一点儿都不冤

所以,世人笑程蝶衣和江誉镠太疯癫,他们也就只能笑世人看不穿了,看不穿的不是他们,而是世人自己。

Tag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