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琳(那个16岁的华裔女孩自杀了)
原文@mia hu 载于中读App
一个叫莉迪亚的16岁华裔女孩,在她生日的第二天,用溺水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久后,警方在离她家不远处的湖底发现了她面目全非的尸体,并定性为自杀。
16岁的莉迪亚为什么要自杀?这是吸引我读完《无声告白》的原因之一。从一开始怀疑她是否死亡,到接受她已经死亡,我一直在寻找莉迪亚自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杀死了她?
作者伍绮诗是出生于美国的华裔,毕业于哈佛大学。《无声告白》是她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它围绕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华裔男子和白人女子组合成家庭的故事展开。有冲破种族隔离的“勇敢”爱情,有承载父母梦想与期待的“脆弱”的亲情,还有为逃离压抑而最终被发现的婚外情,以及用讨厌来表达喜欢的第二种爱情,当然,远远不止这些,但这些,统统都在用无声诉说与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最近几年我鲜少读长篇小说,读短篇杂文和工具书居多,即便是《无声告白》,也是要学习写作技巧之下的结果。严歌苓提到她在美国学习写作技巧的经历是我选择《无声告白》的原因之一,作者美籍华裔的身份是我选择的第二个原因。
花了15天的碎片时间,我初读完了这本书,随着故事的发展,内心压抑的程度由浅至深。

1
读詹姆斯和玛丽琳的部分,心情是灰色悲哀的,一个渴望被认同融入人群,而一个被期待独一无二,所以当两人相遇,对方好似能成就自己,便义无反顾的在一起。
他们的结合是因为爱?他们的结合会幸福?
玛丽琳被母亲独自抚养长大,被期待能闪耀夺目,当梦想破灭,她变成了自己的母亲,而莉迪亚成为了自己。詹姆斯一路孤独,学业为他支起狭小空间,但成年后,莉迪亚同样被迫成为了曾经的自己。
可怜的莉迪亚,从来都没有自我!而事实上,玛丽琳和詹姆斯也同样没有!
我一直认同童年和青少年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它是人对这个世界认知的重要时期,是人生活习惯和方式塑性期,更是人真正认识和接纳自己的重要阶段,所以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即便成年后意识到问题,并努力去改变,其本质也是对抗曾经有关自己的一切,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
2
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因为遗传了母亲独一无二的蓝色眼睛而备受关注。母亲在她幼时离家出走让她由此充满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因此暗自承诺要满足母亲所有的期待,假装渴望接受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她愿意看到母亲因她高兴骄傲的神情,不断压抑自己的感受。她曾经试探性表达过自己的感受,但并不起任何作用。
哥哥内斯是唯一懂她的人,就像她灰色人生天空中漂浮着的一朵云彩,一直陪伴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内斯无论是坐校车还是在餐厅,都会帮她占座位,因为有内斯,她可以不用独自回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内斯是她社交生活中那唯一的“朋友”。
内斯要离家去哈佛上学,是莉迪亚走向死亡的转折点。内斯的离开,意味着云彩要飘走,意味着要失去唯一的“朋友”,意味着自己要独自面对孤独和压抑。莉迪亚巨大的不安全感再次涌现,这种感受的本质和幼年时期母亲的离家出走带来的感受是没有区别的。但面对这件事情,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暗自祈祷,而是通过和哥哥最讨厌的男孩杰克“做朋友”的方式来挽留。
莉迪亚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事实上,詹姆斯一家人对于如何表达感受和爱,都不太擅长。詹姆斯出轨了他年轻的华裔助教,出轨陆续被儿子内斯、女儿莉迪亚发现。他的出轨同时也加速了莉迪亚的死亡。但当妻子发现后,他们之间的争吵表现得极其词不达意和口是心非。
3
为什么没有能力用一种有效的沟通表达方式正确的传递信息?为什么明明深爱对方,说出的却是让人伤心欲绝的话?为什么明明懂得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会用宿命的方式来解释这一切,而实际上源自于过往成长中的经历。玛丽琳在被期待的过程中明明很痛苦,可是成年后她还是以同样的方式来期待莉迪亚。詹姆斯用45年的时间也没有成功的融入当时的白人主流社会,可是他依然让16岁的莉迪亚来做这件他自己也没有成功的事情。
因为他们一路走来的,这些使命般的理念都已经刻进自己的血液,放弃就等等于怀疑曾经的自己,否定曾经的自己。试想一个成年人突然有天被告知:你之前所追求,你甚至引以为傲的其实全都是错的,那些全都没有任何意义。对他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
脆弱的成年人所塑造的价值观体系会崩塌,外在的表现则是逃避,一蹶不振。固执愚蠢的成年人依然坚持甚至愤怒的用实际行动来反驳,并将这种价值观逐步去影响甚至强制可以强制的身边人。只有智慧的成年人,会勇敢的接纳不好的自己,然后去推翻错误的自己,重塑新生。但这一切全都是和曾经的自己相互对抗的过程。没有自我,会迷失。过分的自我,也会迷失。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世间的路,孩子是父母在这世上幸福的证明。但并不能因为带孩子来到这世间,他们就成为父母的私有物品,孩子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他们只属于自己。
任何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能清楚的认识和接纳自己,其次才能扮演好人生路上的其他角色。寻找自己,接受自己,重塑自己,突破安全区,也许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4
但莉迪亚从来就没有成为自己的权利,她短暂的人生一直被父母主导。唯一一次来自同学的活动邀请,因母亲"放学后马上回家”的规定果断拒绝。她的生活中充斥着学习,每天母亲准备的早餐旁边,都会有已经检查的好作业,就连每年的生日礼物,都是母亲想看又觉得利于她学习的书籍。父亲期待她能与朋友社交,唯一一次和朋友去看电影的社交活动,父亲却不断自我表现,让她尴尬不已。
这是一个怎样的高中女生?生活充斥着学习,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没有兴趣爱好没有自我意识,需要迎合甚至努力去完成家长对自己的期待,这些期待家长自己却从未成功过!
而这些生活从幼时起便是如此!
当我一层一层的揭开莉迪亚死亡的真像时,我甚至有一种想要去成为莉迪亚朋友的冲动,就只是在她压抑无助的时候,陪伴在侧就好。
莉迪亚实在是太孤独太压抑太渴望真正的情感了,以至于当她和杰克“争吵”结束后,突然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自我,最后选择用溺水这种方式保持自我时,我都有一种莉迪亚终于自由了欣喜感。
即便16岁的莉迪亚不自杀,我想35岁的莉迪亚可能也无法过好后半生,就如同她的母亲一样。这是一种必然性的结果!
死亡对于当时的她才是最好的解脱。而她也只有死亡才能真正的解脱,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感受,得到的回应只会是他们对于结果的关注、疑惑、失望的脸,过不了多久,又会是日复一日的循环。
玛丽琳和詹姆斯,从来也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谓的期待和爱,给莉迪亚带来的压抑和压力。即便莉迪亚死后,他们依旧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这些问题。
5
相比起莉迪亚,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要“幸运”很多,因为他们从未被关注过从未被期待过。内斯拿到哈佛大学的邀请信时,父母并没有欣喜若狂,甚至当餐桌上莉迪亚说起自己的物理考试不及格时,父母的注意点马上就被转移。莉迪亚被期待压的喘不过气,而内斯却无比的渴望着父母的期待。
至于妹妹汉娜,作者通过她的视觉来揭示某些事情的真相。但作为读者,我感觉她在家庭中的存在感几乎忽略不计。玛丽琳和詹姆斯发生争吵时,她躲在餐桌下并未体现出像孩童般的惊恐害怕和痛苦,而是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去阻止和期待争吵的结束。
整本书中给到汉娜与他人的互动少之又少。她似乎只是一个观察者,静默的看着这个家里所发生的一切。要知道,玛丽琳离家出走追寻自己的学业梦最终返家的原因就是她怀孕了,而生出的孩子就是汉娜。
有人被给予了全部的期待,而有人却仿佛从来不曾存在。
6
初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非常压抑。书中的每一个人,都给人以一种不完整的自我。一个五口之家,一个被出轨的华裔年轻助教,一个独自抚养女儿的单亲教师,一个独自抚养儿子的单亲女医生,一个爱慕同性的“问题少年”。压抑氛围之下温暖欢快的火花,唯一一处是父亲送给迪莉娅项链作为生日礼物,但很快就被洞悉出父亲出轨这一事实而扑灭。实在太压抑了。
但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无论是否刻意安排的对称性结构,都没有影响到故事的流畅性。多种维度和多种视觉的加入,让故事更具有饱满性和真实感。至少让初读的我很代入。最重要的是,它引人思考并重塑观点。书的功能性其实有很多,但现在的我,偏向可以学习写作技巧和引人思考并在思想上能有所收获的书目。这本书完满的符合了我要求。
这是一本迷失了自我的人可看的书,这些人中可能包括父母。
迪莉娅死了,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

- 女主播护士装(酸果直播祝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人气主播穿护士装卖萌)
- 女主播黄鳝21完整在线(央视公布“黄鳝门”事件侦破始末,涉事女主播两个月赚9万)
- 美女主播系(深圳电视台15位美女主持人风采一览,个个高雅、优美、迷人)
- 男朋友看女主播跳舞(女大学生堕落史(七):为男友借网贷误入歧途,粉丝留言没有看够)
- 天佑 女主播跳舞(天佑被永久全网封禁《焦点访谈》给出“实锤”)
- 韩国女主播钟淑先锋(是他们2022年深圳5区“年度教师”揭晓)
- 直播吃东西的女主播(“吃播背后的惊人代价:你知道生鲜女主播小燕的悲惨故事吗?”)
- 韩国女主播蜜罐全套(美女主播刘彦池:和王励勤分手嫁富商,生女被豪宠,38岁依旧美艳)
- 女主播福利合辑第二期(闹大了汽车直播间女主播惊现大尺度内容,网友直呼受不了)
- 女主播舞蹈直播视频(女主播大尺度X感跳舞)
- 美女主播性感丝袜图片大全(美女主播腐团儿,黑丝美腿,尽显身材,高冷御姐)
- bobo美女主播(瓜子脸美女体育主播林梦鸽写真分享)
-
女主播护士装(酸果直播祝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人气主播穿护士装卖萌)
2015.12.16 -
女主播黄鳝21完整在线(央视公布“黄鳝门”事件侦破始末,涉事女主播两个月赚9万)
2015.12.16 -
美女主播系(深圳电视台15位美女主持人风采一览,个个高雅、优美、迷人)
2015.12.16 -
男朋友看女主播跳舞(女大学生堕落史(七):为男友借网贷误入歧途,粉丝留言没有看够)
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