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运输通道大秦铁路启动秋季集中修施工
中新网太原10月7日电 (任丽娜)10月7日9时,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正式拉开2025年秋季集中修施工序幕。此次集中修施工至10月26日结束,为期20天,将全面恢复迎峰度夏能源运输后的铁路设施设备性能,为今冬明春电煤保供夯实线路基础。
大秦铁路启动2025年秋季集中修施工。国铁太原局供图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我国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也是我国重要的“西煤东运”能源通道,年运输煤炭约4亿吨。
集中修施工的20天里,大秦铁路每天将停运180分钟,累计完成成段更换钢轨107.438公里、成段更换轨枕1.57万根,大机捣固线路519.408公里、大机打磨线路758公里等任务,以及隧道整治、电缆更新、接触网维修等施工。
为安全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国铁太原局成立集中修施工领导组,在茶坞、大同施工一线分别设立集中修指挥部和指挥分部,实现扁平化管理,及时解决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队伍的结合部问题,协调组织施工与运输紧密衔接。
为提高施工效率,国铁太原局科学调配人力、物力、机力,以“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大规模使用大型捣固车、清筛车等大型施工机械67组,挖掘机等小型机械114台,1万余人组成126支施工队伍,同时上道,多工种立体式作业,大幅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施工现场。国铁太原局供图 据大同工务段施工负责人陶文华介绍,此次大秦铁路集中修要在20天内平行推进18项高密度施工任务,规模大、任务重。为全力保证施工和运输“两不误”,此次集中修施工较去年同期增派900余名作业人员,增加14台大型机械、17台小型养路机械,更换钢轨作业队伍由去年的一支增加到三支,千方百计为施工挤时间,为运输抢时间。
同时,为确保施工期间能源运输,施工部门提前三天编制施工日计划,运输部门根据施工实际“一日一图”动态调整运输方案,保证机列衔接,组织均衡运输,开行高质量重载列车,力争集中修期间大秦铁路日均运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完)
- 中秋国庆“相逢”与历法有关 3年后将再次上演“双节”同庆
- 海水“变”生物塑料 中国科研人员联合破解海水捕碳难题
- 云南迪庆:游客纷至沓来感受“诗和远方”
- 台风“麦德姆”肆虐广西沿海 各方合力恢复城市秩序
- 陶艺非遗体验、茶文化研学……这个假期“乡村游”火了
-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返程路上别陷入这些致命误区
- 体验再上新!各地“文旅大礼包”释放假日消费活力
- 文化观察:从展柜珍品到日常“潮玩” 非遗如何火出圈?
- 今天北京迎短暂升温 明起至10日降雨降温天气将来袭
- 藏在秦岭里的“诗与远方” 陕西留坝“微度假”持续升温
- 国庆期间乱涨价 广东连州一牛杂店被处以3500元罚款
- 图们江畔的生日礼赞:百岁志愿军老兵忆峥嵘岁月让人动容
-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外国游客在中国都有哪些“心头好”
2015.12.16 -
台风预警:“麦德姆”今夜将在广西防城港至中越边界一带再次登陆
2015.12.16 -
“麦德姆”继续影响广西云南 南方多地高温持久北方秋凉加重
2015.12.16 -
多国举办庆中秋节活动 中外宾客齐聚一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2015.12.16